首页 > 专题栏目 > 正文
【学党史 正当时】生命科学学院:一场“穿越时空”的党史学习教育大课
发布时间:2021年06月01日 点击数:

“这是一场心灵与身体的双重洗礼”、“当课本中的故事真正映入我们眼帘时,我们才更能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‘能’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‘行’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‘好’”、“青年学子应该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动力,为祖国建设贡献不竭动力”……这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参加完党史学习教育后的感言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,5月28日-30日,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三届“星光训练营”师生党员骨干培训班赴“共和国摇篮”江西瑞金进行党史学习教育,师生通过参观走访、聆听讲解、交流研讨、微党课大赛等方式,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,坚定听党话、跟党走的理想信念,激发自信、自强的前行动力。

厦门大学特邀党建组织员、生命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黄田,学院党委副书记葛学凤、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李光副教授、团委书记龚树丰等41名师生党员代表参加此次活动。

理论与实践相结合:一场场沉浸式思政大课

5月28日开班仪式后,中共瑞金市委党校杨晓银老师就《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》进行了专题理论教学。杨晓银老师结合丰富的史料图片、事例,为大家阐释了以“坚定信念、求真务实、一心为民、清正廉洁、艰苦奋斗、争创一流、无私奉献”为主要内涵的伟大苏区精神和“追求理想、坚定信念,调查研究、实事求是,艰苦奋斗、廉洁奉公,关心群众、执政为民,模范带头、争创一流”的苏区干部好作风,充分展示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发展历史。

为了让师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感人故事,培训班还安排了4场现场教学和2场体验教学。在叶坪革命旧址群,杨荣显老人“八子参军”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示了苏区人民舍小家、顾大家,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;在中革军委旧址群,《一生守望》微党课为师生讲述了“共和国第一军嫂”陈发姑,75年独饮孤独、75年坚守爱情、75年坚贞如一的感人事迹;在沙洲坝革命旧址群,师生们喝一口“红井水”,听一席“红军事”,品一段“军民情”;在“二苏大”会址,宏伟的建筑、别致的造型、复原的场景都将师生们拉回到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。2019级本科生戴婷在听完《一生守望》课程讲授后流着泪说:“我眼前浮现的,是发姑一次次在幻想中寻找希望,却又一次次在现实中承受失望,她用尽自己的一生去等待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。父盼儿,妻盼夫,在那个年代,有多少人,用了多长时间,去思念去等待一个人,却没有一声怨言。”

着军装、扛军旗、点火把、上战场,在《重走长征路》的体验课上,师生模拟1934年10月10日,中革军委发布第五号令,指挥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,从江西瑞金的梅岗、马道口等地出发长征的情景,师生们借着夜色,在乡亲们的保护下,在“敌人”的围追堵截下,快速通过云龙桥,这一幕幕场景让师生们更加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、新中国来之不易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。

灌输与启发相结合: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大赛

为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及历史经验,引导我院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,锤炼党性修养,凝聚智慧力量,不断增强全院各党支部的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,推进青年师生深化对党史学习研究。5月29日晚,师生一行在参观完“一苏大”旧址后,马不停蹄地组织开展“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”专题微党课大赛。党支部书记、博士生、辅导员、办公室行政人员同台竞技,每位参赛选手围绕一种“精神”讲授微党课。

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、长征精神、沂蒙精神,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、大庆精神、雷锋精神、 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再到新世纪的女排精神、抗击非典精神、抗疫精神、脱贫攻坚精神。短短的十分钟内,选手们深入浅出、以小见大、入情入理,运用生动的语言、鲜活的事例、直观的视频图片,话身边人、道身边事,或激情飞扬、或逻辑严谨,给现场所有观赛师生带来满满的正能量,进一步引领大家牢记初心使命、坚定理想信念。

比赛结束后,黄田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:“这次微党课比赛内容鲜活,形式新颖,短短10分钟的党课中,各选手能够将灌输与启发结合起来,通过不同的形式讲好党课,可见同学们在台下是做足了准备,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微党课也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,尤其是同学们来到瑞金,身临其境感受苏区精神,让此次微党课大赛更加生动。”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,植物学2班党支部书记、辅导员周怡昕在比赛结束后说:“在‘红都’瑞金参与本次微党课大赛,让我们切身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,更加坚定了‘一生跟党走、一世报国情’的理想信念。”

生命科学学院微党课大赛至今已举办三届,本次大赛将大赛搬到红色故都瑞金举办,就是希望师生党员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,更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讲好党史,真正做到“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”。

主导与自发相结合:感人至深的环节设计

“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,当你来到瑞金时,你似乎回到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工作、生活、战斗过的地方,与历史对话,聆听红色故事、体悟红色精神,将党史学习化为精神动力,在奋力开拓新征程中实现新作为,以更加昂扬奋发有为的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!”学院党委副书记葛学凤老师如是说。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效果,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做到主导性与自发性相结合。

 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,遵守党的章程,履行党员义务,执行党的决定,严守党的纪律,保守党的秘密,对党忠诚,积极工作,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,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,永不叛党。”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,师生一行为牺牲的革命烈士鞠躬、敬献花篮、重温入党誓词、作党旗下的讲话。“绕廓绵江自在流,云龙桥上为凝眸。西山白塔虽仍旧,田亩无私迥不侔……”这是1960年董必武同志再次来到瑞金时写下的诗句《访问瑞金》。在《重走长征路》的行程中,师生一行突遇大雨,在村中躲雨的过程中,师生们临时起意做一场文艺汇演。一时间,师生查阅与瑞金相关的故事、歌曲、诗歌,拿起竹斗笠、红缨枪,共同演绎了一场“穿越时空”的红色之旅。在此次瑞金之行的最后一站——中华苏维埃纪念园——师生自发走到中国地图前,站在自己的家乡的位置,品味“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”的深刻内涵。

接下来,学院将继续走进党史学习教育基地,广泛开展党史研学活动,以党史资源作鲜活教材,弘扬革命传统,赓续红色血脉。

(生命科学学院 江子扬)

 


Top